2019-12-05 16:16:46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是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乌镇召开《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这是中国法院发布的首部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也是世界范围内首部介绍互联网时代司法创新发展的白皮书。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从三个方面介绍白皮书的基本情况。
互联网司法侧重机制创新、规则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注重平台搭建和技术运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现阶段有必要、有条件以白皮书的形式,总结回顾中国互联网司法的创新举措和主要成效。
《白皮书》为中英文双语版,中文全文约1.6万字,由前言、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中国法院互联网司法发展的基本路径、价值取向、主要举措和重要成果,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机构职能有创新,构建专业化审判体系
(2)司法裁判树规则,促进网络治理法治化
(3)诉讼规则作探索,推动建构现代化诉讼制度
(4)技术应用重实效,推动诉讼模式深层变革
(5)司法便民有突破,打造立体化诉讼服务
互联网司法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不断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它代表着未来司法发展的方向,标志着崭新司法纪元的开端。
2017 年至今,杭州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成立。互联网法院利用管辖集中化、案件类型化、审理专业化的优势,审理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规则示范意义的案件。比如,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有力打击网络黑色产业,保护公平竞争的网络营商环境;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大数据权属案,确立了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的行为规范;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网络游戏著作权案”,回应了计算机软件生成内容是否具有著作权及如何保护等问题。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18764件,审结88401件,在线立案申请率为96.8%,全流程在线审结 80819 件,在线庭审平均用时45 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约38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约五分之三和二分之一,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0%,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呈现良好态势。
(人民法院互联网司法发展重要节点图)
在互联网法院建设不断深化的同时,最高法也在全国范围布局推进互联网司法工作。天津、上海、湖北、江苏、四川、福建、贵州等地法院,结合辖区内互联网纠纷和互联网产业特点,积极组建互联网审判庭、合议庭或审判团队,科学设置组织机构、集中优质审判资源、合理确定受案范围,不断丰富互联网司法的实践样本,为构建我国互联网审判专业化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互联网专业化审判机构建设示意)
针对在线诉讼中电子证据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的问题,中国法院积极探索“区块链+司法”模式,以大数据、云存储和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防伪造、防篡改的优势,大幅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同时,最高法已成功将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山东、陕西、河南、浙江、广东、湖北等省(市)的22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27个节点纳入司法区块链,目前已完成超过1.94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司法区块链典型应用模式示意图)
易保全通过区块链技术,并结合自主发明专利,联合公证处、仲裁委、互联网法院、版权保护中心、司法鉴定中心、CA机构等共同发起,并对外开放的联盟区块链平台,极大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门槛。真正做到从电子数据的产生、到存证、到最后的使用都有相关的司法机构做同步的监督与公证,有效地保证了司法效力,实现一键仲裁、一键公证、一键鉴定。
目前,易保全已对接司法区块链,也就是说,以后所有通过易保全及旗下品牌进行存证保全、电子签约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都能直接进行证据的在线核验。当用户立案时,还可通过广州互联网法院直接调取存储在易保全电子数据保全中心的存证内容,实现区块链事前存证、司法自动验证,有效提高在线诉讼效率,让电子数据成为可靠的电子证据。
易保全成立于2014年,一直致力于区块链的研发和创新落地应用,是一家成熟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固化存证并被司法机关认可的电子数据存证保全机构。易保全独创“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模式,以电子数据存证保全为基础,推出了“区块链+司法+电子签约”的君子签、“区块链+互联网仲裁”的仲裁宝、“区块链+司法+知识产权保护”的微版权。
截止目前,易保全已获得15项自主发明专利、27 项著作权、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公安部等保三级认证、2018中国创客50强、2018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019国家⽹信办⾸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